青田石雕--欢天喜地---
-看似很普通的一件上个世纪早期的青田石雕,其实已经是文物级别的古董收藏品。在建国初期我们的文化和艺术还是秉承了传统的文化风格和各类艺术流派的传承,这是我们非常值得肯定的地方。非常无奈的是当红色的中国开启了以阶级斗争为主线的时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艺术就遭到了颠覆性的打击。流传几千年的福禄寿等传统艺术题材成为了禁忌,民俗信仰成为了牛鬼蛇神,追求物质利益变成了封资修反动行为。一切的艺术品都是围绕当时的红五类进行,我们在一种特殊的禁锢环境下搞了近乎二十年的特殊艺术。让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变成了一句空话,也早就了这个特殊时代特殊的艺术格调,一种被扭曲的艺术形式。
要知道在上个世纪我国生产力水平还十分底下的情况下我们对原材料的采集和遴选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这件石雕巧妙的利用了原石的原色雕出了欢天喜地的题材和寓意,獾子和喜鹊相互辉映把传统中国吉祥的题材表现得恰到好处--实在是令人叫绝。
青田石雕和寿山石雕也许有石雕不分家的说法,但是不同的材料所展示出来的艺术效果的确还是泾渭分明。
我为什么喜欢收藏文革或者说是中国上个世界八十年代之前的艺术品,原因是那是一个艺术创造收到极大限制和打压的年代。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那个时代的艺术品都非常的有功底和有功夫,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工匠精神,一切粗制滥造的东西都很难存在,更不用说走到市场。我们的出口产品也被打上了深深的政治烙印,即使是技术条件有限也必须做到精益求精,不能给国家和民族丢脸。
也许文革时期中国的文化艺术品没有今天这样题材广泛,但其精益求精的水准和要求也许是我们今天工匠们难以企及的。文革时期艺术种了不多但存世的几乎都是精品,民用物资的简单粗陋是无法避免的情况,因为我们生产能力和生产技术条件都非常有限。
这件欢天喜地的艺术雕刻巧妙的用喜鹊,獾子这两种动物来诠释了艺术的表述。虽然历经岁月略有损痕,但绝不失为一件珍稀的艺术佳品。在一个人们把吃喝玩乐这种欢天喜地的题材定格为丑陋的资本主义生活方式,这件东西无疑应该是文化大革命以前的一件石雕艺术品。
收藏不是为了仅仅的经济价值,更多的是文化艺术价值和文化艺术研究价值,是对历史和艺术最大的尊重。